閱讀心得《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》

#圖書分享 #閱讀心得

憂鬱,抑鬱,心理
  • 品名: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
  • 作者:Robert de Board
  • 出版時間:2022/01/26
  • 出版公司:三采

會開始對心理學、心理諮商相關議題比較頻繁研讀,起因來自身邊各階段的好朋友陷入憂鬱、抑鬱等狀態,嚴重時曾協助找尋過失蹤朋友、安撫朋友自殺情緒、陪同朋友去看醫生等。讓我深感疑惑,到底時什麼原因造成這些原本開朗、自信的朋友,變成鬱鬱寡歡、極度敏感。

《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》以類似童話的敘事方式,讓讀者以陪同的角度,跟著蛤蟆先生一探心理諮商過程,並陪伴蛤蟆先生開啟自我認知、探索、修復的心路歷程。

「年齡」成人了,「心理狀態」成人了嗎?

在看過許多心理諮商資料後,會發現很多的個人課題往往起因於兒童時期,有些是在兒童時期未被處理的問題,有些是在兒童時期造成的陰影與傷疤,如果未曾被好好療育、修復,很常一路跟隨到成人時期,甚至致死方休。

如同Tara Westover《垃圾場長大的自學人生》作者的親身經歷,兒童時期的生長環境、人際互動,是對於世界的初始印象,深深影響我們往後人生如果進行思考、行動。當然透過教育、歷練,或者個人天賦,有機會獲得改變,但我們也得承認,這些需要契機與運氣!

《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》書中提到蛤蟆先生處於一種「兒童自我狀態」,而且因為兒童時期跟長輩(照顧者)的相處方式,導致蛤蟆先生呈現「適應性兒童」狀態,除了「自然型兒童」的基本情緒,還多了一些為了適應兒童時期照護者的對待方式,例如順從、倚賴,這也延伸到了蛤蟆先生成年時期的行為方式,總害怕自己說得、做得別人不喜歡,而委屈自己、附和他人。

另外蛤蟆先生為了合理化自己的行為,玩起「可憐的我」遊戲,書中以玩遊戲來說明,我認為有點類似一種心理暗示,暗示自己會委屈自己附和他人,是因為自己很可憐,別人很可惡,而不是自己發生了某些問題。

我們往往喜歡自欺欺人,是因為可以得到短期的舒適感,不用承認自己的不OK,但就像飲鴆止渴一般,終歸不是正途。

💡 不要熱衷「可憐的我」遊戲(自己很可憐、別人很可惡),一根手指指向別人時,四根手指指向自己

我們對自己足夠坦承嗎?

我覺得全書最關鍵,但也是特別困難去承認與面對的,便是第一章的章名「我覺得精神不太好」。

要認真且誠實地對別人,尤其對自己坦白,覺得自己的精神或狀態不太好,在成人世界變得異常艱難。不管是因為社會標籤、個人面子、精神防線,或者俗稱的「ㄍㄧㄥ」,總覺得坦白了自己精神不好,就代表失敗、認輸,但苦苦堅持不鬆口的結果,往往是積累到自己無法負荷後崩潰爆發。

然而失敗、認輸又如何?承認自己不夠完美、不夠優秀後,才有機會發現自己擅長、特色的地方,而不是一味追求拉高平均分數,而花一大把時間在自己不喜歡的事情與領域上面。

💡 人生時間有限,坦白這局認輸,才有時間趕快投入下一個更有興趣的事情

當「心理狀態」成人了,才有機會迎來新的成長!

《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》書中提到特別有意思的三種自我狀況:「兒童自我狀態」、「父母自我狀態」、「成人自我狀態」。在前兩種狀態下的成人(年齡上的成人),容易受到過往的情緒支配行為,例如兒童時期自己感受到的情緒行為,或者兒童時期所看所聽父母表現出的情緒行為。

處在「成人自我狀態」下,則比較有足夠的理性去思考、計畫,而不是受到過往情緒所支配。因此當我們腦袋不受過多情緒左右,可以進行思考時,除了可以探索內在自我、也可以觀察外在世界,相較之下就比較有可能獲得新知,迎來新的成長契機。

情緒並不是不好,而是我們也需要有時間、空間好好了解情緒,不管是撫慰情緒、疏通情緒,如果腦袋完全被不可控的情緒塞爆,我們也沒有機會好好思考該如何與不同的情緒共存,甚至共好。這也是「成人自我狀態」比較有機會透過好好了解情緒,真正因為理解而善待情緒,從而得到成長。

知識養分連結

網站利益揭露(Disclosure for FTC policy):
本網站中的某些產品或服務的連結,有些可能會為本網站帶來介紹費(commission),以支付網站經營與維持的成本,並得以持續產出有價值的內容。希望這網站上的內容能對您有所幫助,有任何問題也歡迎來信告知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error: 如果對內容有興趣的話歡迎來信或留言哦!Thank you
Scroll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