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圖書分享 #閱讀心得 #罪惡感 #時間 #選擇
- 品名:人生4千個禮拜:時間不是用來掌控的,直面「生命的有限」,打造游刃有餘的時間運用觀
- 作者:Oliver Burkeman
- 出版時間:2022/01/22
- 出版公司:大塊文化
說到時間,最有感覺的連結是「罪惡感」,以前常常因為
覺得沒有好好善用時間而有「罪惡感」;
覺得時間管理不夠效率而有「罪惡感」;
覺得躺著耍費浪費時間而有「罪惡感」。
時間不再是體驗生活的生命餽贈,而且拴緊焦慮發條的監察員,若不好好對待時間、把握時間,總會「覺得」監察員投遞過來的失望眼神,而讓我滿心感到「罪惡感」。
你能允許自己多久時間無所事事?
《人生4千個禮拜》書中有個小比喻覺得非常具象,我們常常把時間切隔成某個單位,就好像生產線上的紙箱。我們規劃著這個紙箱時間要做那個,這個紙箱時間要做這個,希望每個紙箱都被塞滿該做的事情。
但當然事情總是不會那個順利,有時我們跟不上生產線的速度導致這個紙箱時間空了,有時我們太累想要偷懶造成那個紙箱時間也空了,而空掉的紙箱又讓我們開始焦慮。
因此學習各種時間管理工具、方法,試圖按照計畫將每個紙箱時間都填滿,反覆循環,焦慮橫生。
《人生4千個禮拜》書中很有意思提到一個心態,我們會有上面這種焦慮感、罪惡感,很大因素是因為我們把時間當作私有物,所以我們希望時間像金錢、物品一樣,按照我們的規劃做事。
但忽略了我們從未「擁有」過時間,時間不曾被任何人擁有,我們唯一能做得只有「珍惜」時間。
💡 放下什麼都不做的罪惡感,不做也是一種生命體驗
時間如此珍貴,選擇才有了意義
當我們了解我們能做的只是珍惜每分每秒,那我們就開始明白,我們要做的不是站在生產線旁邊,塞滿每個經過的紙箱,而是坐上生產線,在這個人生生產線的旅途上,選擇每分每秒我們想做什麼。
接下來會進到另一個課題,也就是我們該「選擇」做什麼?時間是如此的寶貴,不會為誰而停留,也就凸顯了選擇的重要性,我們永遠無法在18歲生日當天,0時鐘聲響起時做兩件完全不一樣的事情。
選擇要做哪件事,有很多決策方法可以使用,例如機會成本、成本效益、偏好等等,但我們越認清時間的規則與重要,我們越了解選擇所需要的勇氣有多大,因為我們永遠無法回到從前的某時某刻,更改當下的選擇,改做其他事情。
💡 選擇其一、放棄其他,需要莫大的勇氣與智慧
面對現實,才有機會更珍惜當下
透過思考與時間的關係,《人生4千個禮拜》帶來很多啟發,包含面對現實,很多因為時間產生的焦慮原因,或許跟不切實際有很大的關係。
當我們總幻想可以在時間內把所以事情都做好,可以同時兼顧家庭與職場,可以一心多用。在被反覆打臉的惡性循環中,信心出現裂痕,自我懷疑從心裡冒出,焦慮成為新常態。
而當我們可以清楚意識到,我們能力有限、精力有限,在固有時間內無法完成所有事情。除了可以更珍惜選擇後決定要做的那件事,還可以坦然面對有些事情終究不會完成,不論結果是延宕停滯或者失敗告終,都是一種人生經歷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