閱讀心得《管理者的養成》
《管理者的養成》一書雖然是在探討企業管理者所應具備的能力,但如果把企業縮小來看,如同一人公司一樣,把這些管理企業的方法與思維,用於管理自己個人,我覺得《管理者的養成》書中的道理也是一體適用的。
《管理者的養成》一書雖然是在探討企業管理者所應具備的能力,但如果把企業縮小來看,如同一人公司一樣,把這些管理企業的方法與思維,用於管理自己個人,我覺得《管理者的養成》書中的道理也是一體適用的。
《臣服實驗》談到順應生命,生命自然會把我們帶到該去的地方。這跟很多談論宇宙觀理論的視角相似,聆聽宇宙的聲音,宇宙會給我們指引。很有趣的點在於「指引」二字,跟友人曾探討這裡所謂的「指引」是否正確,還是應該改成「指令」?
《人生4千個禮拜》書中很有意思提到一個心態,當把時間當作私有物,我們會希望時間像金錢、物品一樣,按照我們的規劃做事,但忽略了我們從未「擁有」過時間,時間不曾被任何人擁有,我們唯一能做得只有「珍惜」時間。時間如此珍貴,選擇才有了意義!
我們有多久沒有好好靜下來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?而傾聽自己的感受後,我們有做到尊重自己的感受嗎?閱讀《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》整本書的過程中,當我看到「尊重自己的感受根本不需要理由」這句話時,有種說不清、道不明的感受…
《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》以類似童話的敘事方式,讓讀者以陪同的角度,跟著蛤蟆先生一探心理諮商過程,並陪伴蛤蟆先生開啟自我認知、探索、修復的心路歷程。全書最關鍵,但也是特別困難去承認與面對的,便是第一章的章名「我覺得精神不太好」。
閱讀作者池上彰《我們為什麼要讀書?為什麼要工作?》全書探討學習與工作的意義,意義這個詞很特別,我們有時會希望自己所作所為有意義,不要浪費自己的精力,但是當想要每件事情都有意義時,有時又會被壓得喘不過氣來,做事情一定要有意義嗎?
作者Joyce《回到你的內在權威:與全球第一位中文人類圖分析師踏上去制約之旅》依照人類圖說法,每個人會有自己的內在權威,可能指向不一樣的能量中心,因此該能量中心在個人決策、行為上具有關鍵地位。
如果患有拖延症,如果經常覺得時間不夠用,或許可以嘗試學習新的做事方法-SCRUM。作者Jeff Sutherland《SCRUM:用一半的時間做兩倍的事》SCRUM建議我們先將所以需要的工作項目釐清,列出「代辦事項清單」,再設定一個「衝刺周期」,在週期初始先抓出本次周期要衝刺哪些代辦事項,將這些待辦事項放進「代辦中」列表,隨著事情的執行,代辦事項會逐一挪至「執行中」列表,再到「已完成」列表,等本次衝刺周期結束進行「檢視」。
閱讀作者Hubert Joly《企業初心》,讓我重新省思「找出並肩持有意義的事情」對我們生活的影響。書中提及宗旨之於企業的重要性,但即便我們不是企業、團體領導人,甚至不是基層小主管,我覺得本書對於個人反思工作與生活的初心也很有幫助。
作者林依晨在《做自己,為什麼還要說抱歉?》這本書裡,作者是這樣肯定的訴說著。我們總是被時間督促著學習長大,在與社會磨合底下變得更有智慧,讓處事可以更圓融,但於此同時,也請不要忘了繼續當個富有發現新事物能力的「藝術家」。